活動推廣| 關於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HKSAIR HKSAIR 04月06日

各有關單位、專家:

根據《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國辦函﹝201755號)的精神,按照《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附件1)等有關規定,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和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通過推薦選拔優秀的智慧科學技術成果和產業化項目,切實調動我國智慧科技領軍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提升智慧科學技術與產業化應用發展水準,發揮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賦能作用,獎勵在人工智慧科學研究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更好的為廣大智慧科技工作者和全體會員服務,中國人工智慧學會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國科獎社證字第0218]提名工作已正式啟動。“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智慧科學技術領域最高獎,每年設有200萬元人民幣獎金,具備提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資格。請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聯盟)、高校科研院(處)及人工智慧研究院(學院);學會各分支機搆、團體會員單位和同領域學者專家加大宣傳力度,認真組織提名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專家提名

1.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

1)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獲獎人:每人可提名1人。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可聯合提名1人。

3)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3人可聯合提名1人。

2.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含科普專案、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

1)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獲獎人:每人每個獎項可提名2項。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每人每個獎項可提名2項。

3)學會專委會主任委員或常務理事:每人每個獎項可提名1項。

4)學會理事:每5人每個獎項可聯合提名1項。

5)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每人每個獎項可提名1項。

62016年(含)以後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第一完成人:每人每個獎項可提名1項。

提名專家年齡不超過70歲(195011日以後出生),院士年齡不超過80歲(194011日以後出生),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獲獎人年齡不超過85歲(193511日以後出生)。

提名專家每人每年度獨立或與他人聯合提名的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不超過3項,聯合提名時列第一位的為責任專家。提名專家應在本人熟悉學科領域範圍內進行提名,責任專家應在本人從事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內提名。3名或5名專家聯合提名時,與提名專案任一完成人同一單位的專家不應超過1人。

(二)單位提名

1.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注重提名仍在一線工作,對我國智慧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傑出智慧科學技術專家。

2.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和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含科普專案、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

鼓勵探索,突出原創,堅持優中選優,原則上提名數量不限。各單位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遴選機制,提名本學科、本行業、本地區、本部門的優秀專案。

3.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

注重提名學術水準高,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引領性原創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青年科學家或團隊組織。

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聯盟);全國高校科研院、科技(成果)處,包含電腦、軟體、自動化、電子資訊、網路通信、智慧製造及機器人研究(院)所,各智慧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工程)中心等;各高校人工智慧研究院(學院)等。每個提名單位年度獨立或與其它機構聯合提名不超過7個專案成果。學會分支機搆: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等,每個提名機構年度獨立提名或與其它機構聯合提名不超過5個專案成果;學會團體(企業)會員單位,每個提名單位年度獨立提名或與其它單位聯合提名不超過3個專案成果。

(三)提名範圍

1.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含大資料智慧、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增強智慧、腦與認知科學、群體智慧、自主協同控制與優化決策、高級機器學習、類腦智慧計算、量子智慧計算等)研究中實現重大突破者。

2.在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研究和智慧產品硬體開發中取得較大應用價值成果。

3.在人工智慧科學技術普及與推廣、科普創作取得的成果。

4.在人工智慧關鍵共性技術(含核心演算法、感知識別、知識計算、模式識別與資料採擷、機器感知與機器視覺、認知推理、自主無人系統、人機交互、跨媒體分析推理、虛擬實境智慧建模、智慧計算晶片與系統、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取得突出成績,並在應用領域中領先世界先進水準者。

5.我國人工智慧企業具有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應用案例,為促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觀念更新、制度創新和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產生深刻變革的推動者。

6.建成人工智慧技術標準、服務體系,並在重點領域展開創新應用取得成果。

7.為推動我國智慧化建設,推進創新技術和產業化發展有傑出貢獻。

8.建立人工智慧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系,智慧系統評測,安全、可信智慧系統構建的基本方法等研究方向取得的成果,形成人工智慧安全評估和管控能力的貢獻者。

9.建設佈局人工智慧創新平臺,含人工智慧開發工具與基礎平臺,促進各類通用軟體和技術平臺的開源開放取得領先技術水準。

(四)提名專案(人選)的基本條件

提名項目(人選)必須符合《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專案的技術研究成果應經過科技成果評價(學會鑒定或相關驗收報告等),學會鑒定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技成果鑒定申請簡表》(附件6)。至少具有兩年的整體技術應用(即20181231日以前),技術發明成果應取得已授權國內或國際發明專利不少於8件,證明技術先進、品質穩定、效益明顯。

2.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代表性論文(專著)應當於公開發表兩年以上(即201811日以前),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的學術水準處於領先地位,並在全國或國外學術刊物公開出版或發表,為國際、國內同行公認,對學科發展或實際應用有指導意義。鼓勵提供在國內期刊發表的論文或國內出版的專著。

3.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科普項目)的科學普及成果應有廣泛社會效應的證明。

4.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的提名企業成立滿4年可提名本獎;企業自主研發的項目成果(非國家及省部研究課題)原則上符合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的提名範圍。

5.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不存在成果權屬、主要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爭議。

6.凡涉及國防、國家安全領域的保密項目及其完成人,不受理提名與被提名獎;已解密或者不保密的國防、國家安全領域的項目及其完成人提名與被提名本獎,應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同意,並提供相應的解密或不涉密證明材料。

7.提名當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被提名人,須在731日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5731日及以後出生)

8.已經入選國家(青年)千人”、“青年拔尖人才”、“萬人計畫”領軍人才、“(青年)長江學者”和獲得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科學家不予提名。

9.已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的專案,不得重複提名或被提名本獎。

10.提名年度專案只能提名一類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含企業技術工程項目)的完成人。

11.上年度已評定公示授獎並放棄的獲獎單位及獲獎人,若重新申報,新增成果內容須超過50%

12.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畫、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後提名。

(五)提名程式

1.提名申請

專家提名前,由責任提名專家通過本人電子郵件向我辦提出申請,並同時抄送其他提名專家和專案連絡人。申請格式見《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專家提名申請表》(附件2),電子郵件及附件標題為“專家提名申請表——獎種——所有提名專家姓名”。

單位提名前,通過電子郵件向我辦提出申請(專用專案需書面報送我辦),申請格式見《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單位提名匯總表》(附件3),電子郵件及附件標題為“單位提名申請表——提名單位名稱”。為增強提名工作的嚴肅性,提名單位需在《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單位提名匯總表》首頁加蓋本級主管部門公章,將蓋章頁電子掃描件一併發送到指定郵箱。   

我辦收到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回復提名者,凡符合提名要求的,將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線上提名系統註冊入口給提名者進行帳號註冊,經實名制審核後,方可登錄系統線上填報提名書。

提名申請截止日期為2020620日。

2.提名公示

提名單位應通過網路或書面進行公示,同時,提名單位、提名專家應責成專案所有完成人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公示內容需按照《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可在我辦網站www.wuwenjunkejijiang.cn下載)的要求進行,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專案方可提名。

公示情況需在網路填報截止前上傳到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線上提名系統,其中提名單位上傳提名單位公示情況,提名專家上傳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公示情況,完成人所在單位公示情況提交給提名單位、提名專家備查,無需上傳。

 

二、提名書填寫要求

提名書是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提名單位、提名專家按照《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附件5)要求,客觀、如實、準確、完整填寫。創新和應用情況強調客觀佐證材料,強化誠信承諾,加大抽查核實力度。

提名者可以於2020425日起憑註冊帳號密碼登錄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線上提名系統,按照要求線上填寫、提交。登錄入口由我辦通過電子郵箱發送給提名人或提名單位。

 

三、提名材料報送要求

請提名單位、提名專家按規定做好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材料的審核、報送工作。

(一)專家提名

紙質提名書原件1份,主件、附件應一併裝訂,請勿另加封皮,由責任提名專家直接寄送或委託工作人員報送我辦。

(二)單位提名

以正式公函的方式報送提名材料。發函要求為: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聯盟)、全國高校科研院(處)及人工智慧研究院(學院)等提名單位應是法人單位發文,由法人代表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

提名單位報送的材料包括:(1)提名函1份,內容應包括提名專案公示情況及結果、《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單位提名匯總表》;(2)紙質提名書原件1份,主件和附件一併裝訂,A4規格紙張,列印方式單雙面不限,豎向左側裝訂,以“一、被提名人基本情況”或“一、(專案)基本情況”作為首頁,請勿另加封面。

(三)其他情況

1. 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被提名人如參與過涉密項目的研究,需被提名人所在單位或有權審批專案密級的相關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提名材料脫密審查證明,並加蓋公章。該脫密審查證明隨提名材料一併提交。

2. 其他提名專案,如提名書專案名稱與公佈名稱填寫不一致,提名單位應在提名函中說明。

3.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科普類專案還需提交2套科普作品。

4. 提名單位、提名專家對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的,應提交《回避專家申請表》(附件4),詳細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提供證明材料並加蓋提名單位公章或提名專家簽名。

 

四、提名時間要求

(一)網路填報截止時間

為了保障網路提名工作的順利進行,我辦確定各提名單位、提名專家網路填報截止時間,請積極配合。具體要求如下:

1.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聯盟)、全國高校科研院(處)及人工智慧研究院(學院),學會各專業及工作委員會、各團體(企業)會員提名單位,2020630日中午12:00截止。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學會會士等提名專家,2020630日中午12:00截止。

(二)提名紙質材料報送時間

提名書完整版紙質材料請於2020815日前提交完畢,逾期不予受理。

五、諮詢電話及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010-52365722010-52365896

電子郵箱:wuwenjunkejijiang@vip.163.com

通訊位址:北京市朝陽區勁松南路1號海文大廈757

  人: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辦公室(請注明“提名材料”)

郵遞區號:100061

點擊http://www.wuwenjunkejijiang.cn/wj/news.aspx?pkid=14983&tid=13390下載附件1-6

 1.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

 2.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專家提名申請表

 3.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單位提名匯總表

 4.回避專家申請表

 52020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

 6.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技成果鑒定申請簡表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