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与卡耐基梅隆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

HKSAIR HKSAIR记者 瑶君 12月28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HKSAIR媒体团队

 

截至12月,港中大(深圳)共遴选派出近千名本科生赴境外学习,与87所全球一流大学开展了各类实质性合作项目。我校境外合作大学数量再创新高。

 

本学期以来,我校与一批世界名校经过磋商谈判新建合作关系,或在已有合作项目基础上拓展新的合作形式。

 

新增合作伙伴包括: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首尔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以及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等。

联合培养模式多样 

 

在联合培养方面,港中大(深圳)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Gould School of Law)将开展“4+1”模式的本硕联合培养项目。此项目将针对我校人文社科学院本科生开放。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南加大法学院的法学研究硕士项目(Master of Studies of Law),南加大将优先考虑录取被我校提名的学生。

 

自2019年开始,我校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3+1+1”本硕或“3+1+N”本博连读项目。本硕项目总时长五年,面向港中大(深圳)统计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开放。学生完成三年在校学习后可申请该项目。通过遴选的学生将于第四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选修对应专业的课程,所修学分部分可以转回。第五年,满足录取条件的同学即可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应硕士项目,如统计学、商业分析、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成绩合格者可获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根据两校协议,学业表现优异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将在第四年结束后直接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生项目深造。

 

 经过协商,我校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研究院(Institute of Software Research)将合作开展“4+1”模式的本硕联合培养项目。我校理工学院优秀学生可在大四上学期申请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将在四年本科毕业后进入该项目深造。卡耐基梅隆大学将优先考虑我校理工学院提名推荐的申请人,并为我校学生预留一定数量的录取名额。目前,该项目已面向理工学院2016级学生开放申请。根据该项目的录取标准,学术交流处建议有兴趣申报的同学可在本科期间有计划地参加软件工程相关的项目及实习,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将有助于该硕士项目的申请。

 

此外,在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展全球商业与创新专业三方联合培养的基础上,今年我校与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合作关系将拓展至理工科领域“4+1”或“4+2”模式的本硕联合培养项目。根据双方协议,我校理工学院所有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皆可申请南卡罗来纳大学工程与计算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对应专业的一年制或两年制硕士项目,包括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科技创新及企业工程、工程管理等。条件特别优秀的我校学生将有机会被豁免语言成绩和GRE成绩。

 

我校学生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期间合影

 

 交流交换面向大三大四及研究生 

 

从2019至2020学年起,港中大(深圳)将分别与墨尔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首尔大学、浦项科技大学、梨花女子大学、朱拉隆功大学、马来亚大学开展学生交流交换项目。我校经管、理工、人文社科及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申请,经两校同意后在大三全年或大四上学期前往以上院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或交换学习。其中,梨花女子、浦项科技、朱拉隆功及马来亚大学的交换项目也同时向我校研究生开放。申请伦敦大学学院交流项目的学生可直接通过该校官网申请,其他项目则需通过港中大(深圳)提名的方式进行报名。

 

 

 

更多HKSAIR及行业资讯,敬请关注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公众号